Search


個人對於手工(handmade)、機縫v.s.手縫的一些看法

皮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個人對於手工(handmade)、機縫v.s.手縫的一些看法

皮件領域內,這個萬年話題時不時被翻出來討,本篇文長,帶大家多角度理性分析「手工」的定義,認同歡迎轉載、不認同歡迎指教。

以商業市場上來說,標榜手作往往歸納為兩種原因:一是我的產品比量產的更好,例如手工水餃手工拉麵,更Q更有嚼勁。二是我的產品有瑕疵、素質不齊,因為我是手作的,沒有功勞也有苦勞。

換句話說,你最終的呈現,不論是更好或是更壞,「手工」都可以為你開脫。讓你產品賣的更貴、讓你的品質不穩定有了藉口、讓你的精神高人一等、產品不再平凡,「手工」真是方便。

人們發現標榜手作帶來的好處,也質疑投機取巧的商人的假手工的同時,勢必也需對手作的定義與脈絡更加的釐清,做個不被風向左右的聰明人。
我認為客觀的定義手作有兩個基本條件:1.憑人為經驗與技術,部分得運用非自動化、智慧工具輔以完成之作品 2.生產流程脫離標準量化生產模式。

一.自古以來人類發明工具簡化生產流程增加效率,否則為了符合一個病態的手作標準,燒個線頭都要鑽木取火、開料裁片都要留指甲了~~何必把自己的路走窄了?並不是要把自己搞成食古不化的原始人才叫手作的。
漫畫家開始在電腦上作畫、攝影師開始數位化他們照片取代膠捲。師傅用高壓水槍取代水桶抹布,洗得更乾淨更快了,我會很尊敬的享受它「手工」洗車服務(又不是按個按鈕的全自動洗車機,稱他師傅不為過吧)
在皮件上的手縫vs機縫,不也是同樣的道理嗎?君不見國外youtube上多得是霧裡看花的圍觀群眾,彷彿把針車削皮機當作萬能機器,以為把皮送進去就自動變出成品來。

第二點,即使都是要用手,我們也不會稱呼「麥當勞手作餐廳」、「池上手作便當」一樣,即使你親手親為,你也只是龐大產線的一顆螺絲釘,其模式與我們手作的職人,一道貫之的精神背道而馳。同樣是縫紉,ikea也不會說他的窗簾是手作產品。這也是皮革領域內,同是藉由縫紉製成,百貨精品名牌不被稱為手作品的主要原因。愛馬仕也不說他們是手作handmade而是手縫hand-sewing(這就是另一個概念了)。

總的來說,以上應算是較客觀的說法了。我個人本身是不太在這樣的討論對象內,我認為作品自然會說話,工廠會想做我這包?我個人也在乎原創、創作,大於標榜手工手作。
手縫v.s.車縫是萬年話題,各領域的手作職人亦不需互相批判(假手作真工廠貨的商人例外),不過是選擇的路線走向不同而已。
兩者本是同根生,兩者並用揚長避短,好壞優缺需要認清,共存才能共榮囉。

p.s.如大家有興趣我改天再發布一篇機縫手縫的新手學習方向指南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這裡是我展示手工皮包作品的小天地 隨緣接單、偶爾開課,任何事情歡迎你的私訊
View all posts